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张晓宇 本报记者 尹高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及法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新型协调高效的多层次能源消费和调节体系基本建立,继续保障新能源畅通互联、多元利用、高效运行。新增电力需求将主要通过新增发电来满足。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相关政策已形成‘一条线措施+N’的框架。‘1’是能源转型主线,‘N’包括储能等一系列措施金城股份首席执行官齐海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新能源产业正在快速发展,能源消纳和并网仍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使用”状态,提高新能源系统的适应性将是重要支撑。政策强调增加网络容量和优化监管功能,要求储能、虚拟电厂等技术协调发展。到2030年,新型协调高效的多层次能源消费和调控体系基本建立。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新能源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更加清晰的路径。对发电和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影响将是系统性和深远的,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精耕细作”。万联证券投资顾问曲方先生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未来将更加注重集中式太阳能电站建设,支撑特高压输电通道,吸引东部产业转移实现就地消纳。对于分布式太阳能电站,政策支持将扩大应用场景,工业园区和外向型企业将成为主要市场。项目的盈利能力与“自耗”比例密切相关。晶澳太阳能代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导意见》不仅保证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设计将“消费”内生化,明确消费的边际成本,制定价格,从而实现可交易。将行业增长逻辑从“补贴规模”转变为“市场技术体系价值”,对节能减排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实现长期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提高项目的整个资本周期寿命。借助政治顺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布局,新能源消费新模式、新业态逐步推出。实现所有部门的脱碳还不够。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单体太阳能发电发展面临电网消纳和安全运行压力,“光+储”成为必然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正确选择。晶澳太阳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晶澳太阳能已推出覆盖供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七大代表性储能解决方案。在新能源配储场景中,储能拉线,从事能源交易,提高客户收入保障。热电耦合场景解决了欧洲热电矛盾,实现电热解耦和电价适应。独立储能场景有助于电网调频调峰,提高系统稳定性。此外,在工业和商业储能场景中,晶澳科技提供并网和离网等多种解决方案,以降低能源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推动无电地区清洁能源替代。为更好实现新能源调控和消纳,《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分步目标。即到2035年,适应新能源高比例的新型电力体系,新能源消纳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在新能源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和高效消费,支撑实现国家贡献目标。曲芳进一步表示,《指导意见》规定,要提高省际、跨地区输电能力,加强配电网建设,这将为特高压设备、智能变电站、柔性直流输电等领域提供明显的增长机会。下游售电市场也将促进服务提升,促进售电全产业链发展,提高电力市场竞争力。整个行业的效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相关文章

近年最大开业!我国首张开放物流清单来了。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70家寿险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超4600亿元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随着报废需求的增加,电解液价格回升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