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桂晓顺 云南越橘运往广东有三种方式。从产地批发市场运至销地批发市场,再通过农贸市场送到消费者手中。它通过合作社和大公司运输到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然后通过超市交付给消费者。运往产地、大公司、合作社等批发市场,再运往批发市场销售,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然而,无论走哪条路,丢失率都可达30%。 “我们也遇到过因为损耗超过一定范围而产品被拒收的情况,最后我们也没有办法。”云南宏润家庭农场经理李源向《证券日报》记者讲述了自己参与了三年半的农产品流通“减损大战”。从他的讲述中,一幅中国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现实图景正逐渐清晰起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提高农业生产总体能力、质量和效益。要合力改善生产能力、改善生产生态、增产增收,协调发展科学农业、绿色农业、优质农业、品牌农业,把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尘土飞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推动优质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流通困难和可怕的“隐形浪费”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果蔬生产和消费市场,生鲜农产品年流通价值超万亿元。然而,“产量高但歉收”的故事却一再重复。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生鲜食品流通环节复杂,生鲜运输标准化程度较低。基本粮食全产业链、蔬菜和水果的总损失率分别为7.9%、27.7%和13.2%。如果我们分析整个产业链的话,我们还是在40%到6%之间。仍有0%亏损的空间。当我们探究“无形浪费”造成的“从田间到餐桌”,我们发现最深层的矛盾在于产业链的“断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发展研究所、瑞典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项目组”)合作,实施了以果蔬生产和流通为重点的“产品流通可持续发展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历时三年半,促进粮食安全、减少碳排放、减少果蔬损失“农民分散种植与大市场集中需求的不匹配是所有问题的核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的配送链,大量使用一次性纸箱、泡沫箱,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从“一篮子”到“一系列体系”之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园艺技术推广站站长姜学勤表示,改变现状要从“一篮子”革命开始。展望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计划以项目支持推动标准化售菜篮。农民们用篮子收割蔬菜,直接分类并装上卡车。 “效果非常好,就拿西红柿来说吧,外地的西红柿在市场上可以卖到2.5元一串,而我们的西红柿却只能卖到1.5元一串。因为?经过检查,我们发现外地的西红柿只能卖到1.5元一串。原来,我们在采收时使用的是标准化的转篮,减少了成本。”ces 损失,但我们使用桶。 “到了市场,西红柿已经软了,价格自然不会上涨。”江雪琴说。这只是构建绿色循环体系的一部分。经过三年多的项目探索,“四维协同”之路逐渐清晰。标准是构建农产品绿色流通体系的基础。我们已经明确了指标。制定流通环节的运营规范,从篮子尺寸到清洁消毒等制定统一标准。 2024年,该标准将从团体标准转变为行业标准。标准标准化后,下一步构建绿色循环体系就是要培养人才,打好绿色循环“最后一公里”。在云南果园、宁夏回族自治区菜地,项目组组织了中科院专家农业科学与零售企业采购人员开展“现场授课”,为农业第一线提供培训。 “一开始我以为多用农药就能增产,现在发现使用标准农药不但不减产,而且价格还翻倍。”一位参加培训的农民感叹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示范作用下,工具创新提高了农业流通效率。项目团队的数据显示,作为该项目核心的标准化销售篮子对于减轻番茄、叶类蔬菜等脆弱品类的损害非常有效。生态结构重塑了农业价值的分配格局。企业降低成本、农民增收、环境受益的互利格局,就是生态结构该项目试图创建的。记者走访多家零售企业的分拣中心时发现,员工们直接从推车上分拣新到的蔬菜并上架,省去了拆箱、清箱的工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尽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成长的烦恼”。 “最大的挑战是多方协作分摊成本。”一些专业人士指出,这是行业内的一个普遍问题。单个公司很难覆盖全国的回收网络,却无法承担回收篮的成本。训练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也需要关注。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农村地区,70%以上的农民年龄在50岁至60岁之间,新技术的采用速度缓慢。王洪涛 中国副主席兼秘书长连锁加盟协会告诉记者:“未来,将重点推进三个主题。一是把项目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和政策建议,推动销售篮子纳入‘双碳’核算体系。二是打造全国销售篮子共享平台。三是深化国际合作。”他说。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一些专业人士认为,行业的下一个突破口在于“环节的彻底标准化”。例如,“一键式”货架未来将允许商店员工将篮子直接放在货架上,而无需进行二次分拣。从云南杨梅的生鲜篮子,到宁夏的蔬菜运输链,这场绿色革命以循环连接开始,农业价值的格局布局正在被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