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彭岩 9月28日,中国银行宣布启动官方信用卡客户应用“多彩生活”服务迁移。所有App功能将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迁移完成后,“多彩生活”App将停止下载和注册,服务将逐步结束。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此前,关闭信用卡申请的主体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随着行业趋势的变化,各大国有银行也开始跟随这一调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卢飞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银行关停“多彩生活”APP具有开创性意义。这是大型国有银行首次大规模整合信用卡应用程序。目前信用卡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总体下降,其他大型国有银行也不排除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许多银行正在关闭信用卡申请。记者了解到,除中国银行外,多家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也开展类似业务。例如,今年除夕,“渤海银行信用卡”APP结束服务,功能转移至“渤海银行”APP的信用卡部分。北京农商银行此前宣布,计划于今年3月31日将旗下信用卡应用“凤凰信用卡”的业务功能迁移至“北京农商银行手机银行”应用,但届时原应用将无法再访问。此外,信用上海农商银行、四川农商银行等卡应用也已完成关闭和功能过渡。苏州商业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正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少银行关闭信用卡申请是成本效益失衡、监管引导、用户行为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此举是为了应对淘汰低效应用。需要关系才能加快合规审查。其次,现有竞争下,自主应用成本高、活跃度低的矛盾凸显,行业从“规模优先”转向“效率优先”。三是用户偏好“一体化”服务,信用卡申请开通率较低,与需求的对应度不高。数字化转型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银行对信用卡申请的关闭和整合并不是突然的、短期的管理调整,而是在政治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不断深化的行业转移。成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从“规模”到“质量”的重要标志。回顾这一过程,2017年,部分行业银行主动优化渠道,预整合信用卡申请。 2024年,这一进程将显着加速。同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管理的通知》。通知特别敦促金融机构迅速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存在安全合规风险的移动应用。综合统计,仅2024年就有10多家银行将关闭信用卡申请,其中包括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等多种类型。 2025年,行业整合正式进入“大小银行”“全行业协议”的新阶段,中国银行推出“多彩生活”应用迁移就是例证。高正阳表示,这些变化反映出该行告别了过去“大范围”的多应用扩张模式。未来,我们将重点关注平台核心功能的整合和体验的升级,逐步进入“精准生态聚合”发展阶段。高正阳进一步表示,从影响力来看,银行主应用的用户留存率更高。信用卡功能迁移不仅增加交叉销售机会、集中资源增强手机银行竞争力,o 借助用户全景画像构建金融生态闭环,最终实现降本增效。gum.对于行业来说,这一举措将加速同类服务的淘汰,倒逼机构从“数量竞争”走向“服务质量竞争”。楼飞鹏对应用集成后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优化您的移动生态系统。我们将集中资源更新核心应用,整合信用卡功能,实现“一站式”服务,提高客户排名和个性化服务,增加用户活跃度。二是强化数字化能力。推动IT架构去中心化转型,引入AI和大数据,实现智能服务和自动化风险管理。三是各类服务业发展。主要应用将拓展资产管理等服务增值服务,结合“金融+生活”场景,增加客户亲密度。四是筑牢合规安全防线。确保数据迁移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编辑:加成健)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