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陈晓 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快出台政策,重点盘活存量土地和房地产资源,优化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改造产业空间、转换功能、调整用途,通过重组利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房地产政策从逐步扩张转向存量改善,有利于激活行业高质量发展后劲。 10月29日,深圳市住建局、市规划资源局、深圳市国民联合发布修订后的《关于现有非住宅改建为保障性租赁的通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闲置、低效使用的商业、办公、宾馆(酒店)建筑、厂房、研发、仓库和科研建筑的改造要求,将教育机构等非住宅住房改建为经济适用租赁住房。《通知》对室内空间的使用进行了规范。为保证安全和满足日常生活活动要求,可通过建造钢结构、全屋定制等装修方式增加室内空间,但禁止非法加层或扩建。项目认定流程也进行了调整。同时,将改造项目认定权下放到区政府。住建办收到申请后,区政府安排联合审核后,可颁发项目批准函nt。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玉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将进一步扫除部分项目推进障碍,便利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融资,有利于盘活商品房、闲置写字楼等存量住房。此外,10月底,《重庆市要素配置市场化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提出创新方式。振兴现有土地利用。该计划将允许企业合理地重用和替换现有合格商业办公场所的功能性质。支持临时使用现有土地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等。支持仓储物流、科研等各类工业用地合理转用,允许土地使用权人按照新规划用途办理土地使用手续(不含房地产用地),并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近日公布的《广州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允许自有住房改建为商品房,支持商业地产、写字楼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现有商业写字楼(特别是空置率超过20%警戒线或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物业)引入老年健康中心和医疗保健设施,建设社区养老中心,适应两轮动力盘活现有商业写字楼,发展银发经济和产业。 “从政策上看,过去的城市建设主要是基于循序渐进的发展,但现在的重点是通过存量的更新来实现空间和功能的分配。这不仅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而且有利于优化城市结构,提高人居与产业空间结合度,盘活挖掘优质产业发展潜力。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颜跃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以来,各地区、各行业多措并举,唤醒“沉睡资产”,激活高质量发展潜力。比如,浙江省财政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制度落实进一步促进国有资产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提升的通知》,对所有事项都进行了明确。地方单位要全面排查房地产存量和使用情况,推动房地产开发利用。优化配置房地产用地,提高效益。意见还指出,不少地区要建立闲置资产清查队伍,加快完善保障体系、市场化指定和要素机制,为城市更新提供精准引导。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运转平稳的劳动力市场和高效的技术市场,编制宏观经济资产负债表,全面摸清现有资源资产基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有效利用低效土地、闲置房地产和现有基础设施。促进全国政府机构之间现有国有资产的交换;推动司法裁决执行与破产制度有机衔接,依法有效盘活查封、冻结资产。未来盘活ine等各项资产高效的土地、闲置的建筑和老旧厂房,将成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杨跃静说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相关文章

进博会助力国外厂商分享中国市场机遇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持有有效澳大利亚签证的中国公民现可免签进入新西兰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武汉智慧交通产业蓄势待发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体育赛事拉动消费

近年来,“村超联赛”、“苏超联赛”、“浙BA...

读出全部

中国风电用“价值包”助力全球绿色发展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