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度动荡。如期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诸多“第一”、“首次亮相”、“第一”继续向世界传递开放的强烈信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这些“新事物”彰显了中国积极扩大开放的决心,为全球合作发展注入了宝贵的稳定性。 “新”在于更大的包容性,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共享机遇。本届进博会首次为欠发达国家产品设立专区,为欠发达国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快速通道。扩大展览面积至非洲国家和地区,提供将更多的展览机会带到资源丰富但相对落后的非洲大陆。欠发达国家的手工艺品、非洲的农产品通过进博会进入中国市场,体现了中国推动包容性和普惠性经济全球化的决心。 “新”在于更便捷的连接、更流畅的商业渠道。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进博会是首个“跨境电商优先平台”,帮助更多国外中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和效率触达中国消费者,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无缝衔接。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仅将提升进博会本身的成效,也将为未来全球贸易探索新范式。 “新”意味着更舒适的体验、更深入的合作交流。上海作为主办国,严格遵守秉承“让事情变得更好”的要求,为进博会提供全程服务保障。更智慧的线上供采大厅、更高效的集中签约大厅、更精准的耦合服务,以及数百场配套的“上海会议”,将使展商与采购商的耦合更加精准高效,让展商成为潜在的投资者。不断优化的细节体现了进博会从“展览”到“交易”、从“展览”到“合作”的重要转变。 “坚持‘牵手’而不是‘放手’,‘伸链’而不是‘断链’。从第一届进博会到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会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多米诺骨牌效应”也不断放大,清晰地体现了“中国共享机遇”。中国通过进博会“变好”向世界表明,无论外部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决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没有改变,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没有改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没有改变。这种在不确定性中提供确定性的责任,是进博会此时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