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李万承熙 近日,国家能源局节能与技术装备司副司长卞光启表示,9月底,我国新增储能设施容量突破1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30多倍。装机容量占世界总装机容量的40%以上,居世界第一。 “当前,由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储能产业爆发式增长等多重因素影响,作为材料的电解液行业正处于复苏的拐点。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锂离子电解液,被誉为锂电池的“血液”。它是实现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传输的重要导电介质。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稳定性和快充能力。更直观地洞察行业拐点。中原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2025年以来电解液价格从年初约17500元/吨的下限持续上涨。截至10月27日,价格已上涨至25500元/吨。与此同时,由于电解液价格上涨,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也在上涨。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9月以来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上涨,近期突破11万元/吨大关。截至11月6日,六氟磷酸锂均价为据报道为每吨118,500元。 “需求的巨大爆发是电解液行业出现拐点的主要驱动力。”张翔进一步补充道,就CAM储能而言,近期国内多地都开启了招标项目,装机容量不断扩大,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汽车销售旺季以及重卡换电项目的增加,正促使电池企业加大排产力度,直接推动整体电解液需求的释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9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12.43亿辆和112.28亿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2%和34.9%。新能源汽车销售cles占新车销量的46.1%。 “不同场景对电解液性能要求的差异,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定制化的高性能产品。这不仅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也能促进电解液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多元化发展。”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中研富卡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我国电解液出货量将达到147万吨,较上年增长32%,2025年将突破167万吨。该研究院院长朱克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或者,随着eVTOL、人形机器人、电动滑板车等新场景的出现ps,对能量密度和电池安全性的要求会不断提高。市场对高品质、轻量化电解液的需求将不断涌现,产业技术附加值有望持续提升。订单集中在大公司。 “目前国内电解液行业市场集中,大企业凭借垂直整合能力、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成为行业拐点时期的主要受益者和推动者。”北京科方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张新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电解液行业的复苏趋势也体现在主要企业的业绩上。财报显示,广州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赐材料”)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21亿元,同比增长24.33%。深圳江苏国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35亿元,同比增长5.37%。张新元表示,此前,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电解液行业,中小企业缺乏规模经济和成本控制能力,亏损持续加大,面临较大生存压力,随着中小企业产能逐步淘汰,行业龙头企业优势更加集中,市场格局向规模企业倾斜,同时,面对市场“供需紧张”的现状,不少龙头企业纷纷扩大产能。产能提升、产品结构优化,推动行业持续发展。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天赐材料构建了以电解液为核心,延伸至锂盐(六氟磷酸锂,LiFSI)、添加剂、电解液的一体化产业链。 11月6日,公司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江天赐”)与合肥国轩高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签署《年度采购协议》,根据协议,国轩高科预计采购原材料总量87万吨。产能方面,天赐材料近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其位于摩洛哥的15万吨电解液一体化项目已完成勘察和土地整备,计划于2025年底至一月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季度投产,预计2028年上半年投产。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鑫手邦表示,如果储能市场动力和铁锂动力电池扩大,公司电解液产品销售预计将同时受益,这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科新源”)与合肥干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干瑞”)于2025年10月21日签署《战略合作及原材料供应协议》。协议约定如下:合同有效期内,合肥干瑞向海科新源采购电解液溶剂及添加剂20万吨。产品实际购买数量由双方确认。您必须遵守所下的订单。在袁先生看来,面对有利的发展从电解液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各大电解液企业应抓住机遇,通过新建基础、技术改造、扩产等方式缩小产能供需缺口,确保交货时间,打造强大的规模优势。在技术方面,我们会重点关注高端配方的研发,比如高镍、高硅含量的系统。深化产业界和学术界研究开发、降本增效,强化技术壁垒。对接整车、储能市场领先企业,拓展海外先进市场,同时打造品牌。我们将在风险管理方面建立原材料价格锁定和多元化采购机制,防范价格波动,全面巩固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