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明确国内产品标准,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3万亿政府采购市场迎“新标准”。
2025年10月9日 16:3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共采购贯彻执行国家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公布本通知是对详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采购法》的要求,是完善公共采购制度的重要举措” 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的实际行动公共采购领域的进步。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采购市场体系,让各类主体平等参与公共采购活动,持续构建世界一流、国际化、合法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财政部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我国公共采购市场巨大。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公共采购规模为33929.6亿元。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采购市场体系,营造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财政部审查起草了相应草案,并于去年12月5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知明确,国内产品标准公共采购是指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并且在中国生产的零部件的成本达到规定的百分比。某些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和关键工序也必须在中国生产和完成。本规则适用于与公共采购商品和服务相关的商品。在公共采购活动中,国内产品比国外产品享受20%的价格调整折扣。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签署的国际条约、协定对公共采购中国产产品政策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有关规定。 “通知”是指自施行之日起,建议五年内,财政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征求国内外相关企业、行业组织、商会的意见,落实确定各产品国产零部件的成本比要求,以及具体产品主要零部件和主要工序的相关要求,并贯彻落实。根据不同行业发展情况,设定3至5年的过渡期,分阶段建立国内产品标准体系和公共采购动态调整机制。在对某些产品在中国生产的零部件成本比例提出相关要求之前,符合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将被视为国内产品进行公共采购活动。 《通知》强调,政府采购支持政策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主体一视同仁。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不得出台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违反本通知规定的。公共采购活动不得指定商标或限制商标注册地点。 、 业主不得基于所有权、组织形式、资本结构、投资国或任何其他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实施歧视或区别对待。根据《公共采购法》第十条,公共采购机构提供国家货物、工程和服务。然而,到目前为止,日本尚未对什么是“国内产品、项目和服务”给出明确的定义。 “由于国内产品缺乏标准,一些中国生产且零部件成本达到一定比例的产品可能会被排除在公共采购之外,而一些非中国生产或零部件成本不高的产品也可能被纳入公共采购范围。”中央大学财税学院蒋爱华教授财经部表示,该标准的出台完善了公共采购法律体系和政府采购政策体系。国家产品。这将有助于我国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公共采购规则。这也有利于加强两国资源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协同效应,推动世界政府采购供应商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抓住更多机遇、实现更好发展。高大证券认为,新标准的出台将在考虑未来保险购买的过程中显着增加国内产品的竞争力。有人分析,这意味着进步。从行业来看,信息技术设备、医疗设备、办公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工程设备等行业占比较大。公共采购的比例。政策的落实将有助于这些行业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国内装备相关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预计政策的推动将显着提高国内装备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记者魏晓怡)
(编辑:胡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