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京东(09618.HK)联合广汽集团(601238.SH)、宁德时代(300750.SZ)正式发布新车型“Aion UT Super”,并推出电动租赁和整车购买两种销售模式。这是京东定制的第一款汽车,据悉也是宁德时代第一款拥有“巧克力换电”车型的私家车。业内专家分析,虽然这是国际上三大公司正在考虑的创新销售模式,但整体销售效果还有待市场验证。广汽集团拟携新车型回归。据了解,新发布的“艾安UT Super”是“艾安UT”的定制升级版。艾安UT虽然于2025年2月上市,但销量却低于预期。右设计汽车需要时间和精力。根据用户反馈数据进行优化和更新相对简单。广汽艾安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广汽艾安在产品研发初期就与京东合作开展了线上调查,吸引了超过33万人参与。京东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京东虽然不直接生产汽车,但依靠覆盖7亿多用户的消费者需求数据和数十万次专项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价格、空间、安全、续航等方面的强烈需求。调查数据显示,99%的用户将安全性作为首要考虑因素,96%的用户看重续航和补电效率,94%的用户看重大空间和座椅舒适度,83%的用户期望价格在10万元以下。这些需求数据体现在产品研发和制造中,艾安UT Super进行了优化和在续航、空间、智能、安全四个方面进行了提升。 “广汽集团的吸引力在于销量的提升。”FORM创始人马前程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新的渠道实现销量突破。目前五菱、吉利、比亚迪等主流紧凑型车月销量均达到5万辆以上,而此前UT的月销量仍维持在5000辆左右的水平。广汽集团希望通过创新合作,在小型车市场取得更大进展”。数据显示,2025年起,广汽集团产销量双双下降。根据2025年10月产销报告显示,广汽集团2025年1月至10月累计产量为1,391,666辆,较上年下降7.33%。累计销量1,354,384辆,同比下降10.94%。其中,广汽艾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累计销量209,615辆,较去年同期下降20.87%。相比之下,广汽集团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6964辆,同比增长4.95%。宁德时代携手京东推出第二条增长曲线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这款新车也是进军创新业务的重要一步。巧克力换电站是宁德时代推出的模块化换电站。 provIt 的名称具有模块化电池的形状,类似于巧克力。记者注意到,UT超级电池的租赁价格为4.99万元,整车购买价格为8.99万元。相比之下,艾安UT此前公布的指导价为6.98万元至10.18万元。这种定价策略倾向于让用户在电池租赁和购车模式之间进行选择,这也是宁德时代的战略考虑。宁德时代一位巧克力电池更换负责人告诉记者,艾安UT Super是首款巧克力电池。私人模型中的电池更换模型。目前,巧克力电池交易所已与全国10多个汽车品牌、20多个车型合作。巧克力换电站的目标是到2025年底在全国45个城市建立1000个换电站。新的部分即将建设。到2026年,平均每天将有5个城市新建电厂,全国约120个城市总计超过2500座电厂。对此,马千成认为,宁德时代需要更多适合电池更换的车型。由于该公司已占据企业电池市场40%的份额,提升空间有限,因此该公司计划在消费市场寻求突破。同时,租赁电池模式包含回收,有利于发展电池备件市场,形成产业闭环。这一设计是宁德时代加强对用户影响力的一次有价值的探索。理念,促进市场价值的提升。记者了解到这一情况是因为爱安UT Super有两种销售模式:租电、购车和购车成墓。对于租赁和购买车型,宁德时代提供电池相关保修。在整车购买模式中,广汽艾安提供包括电池在内的整车保修服务。宁德时代换电池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最好先体验一年的电池租赁服务后再决定是否购买电池,这样既可以享受首次电池租赁折扣,又可以为以后的购买保持灵活性。作为这款新车主要推手的京东的设计,超越了艾安UT Super。京东汽车营销负责人陆欢表示:“未来肯定会推出更多车型。”马千成分析,由于汽车属于消费品,京东愿意在此次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附加项另外,京东涉足汽车消费场景由来已久。线下京东汽修店超过3000家,线上渠道提供京东汽车用品、消费金融等相关服务,可实现线上营销、线下配送、售后服务的闭环。挑战补电路线,马前程告诉记者,由于换电站建设成本较高,不同汽车刹车对销量的整体影响,尤其是用户对换电模式的接受程度还有待观察,因为电池组难以重复利用,规模效应更难实现。 “换电站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投资额达数百万元,有空间、有设备、有储备要求,而且是一个大资产项目。相比之下,建设充电站的成本ion 更低且更灵活。 “目前,换电模式在高端车型领域尚未实现运营盈利,对中低端车型的影响还未知。”马千成表示。对此,时代电动换电产品开发负责人林帅表示,充电和换电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一辆车可以同时具备两种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使用不同的功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补电方式,适应自己的场景。未来,两者可以共同发展,成为汽车标配。 宁德时代曾表示,未来家庭充电、快充和换电将在“三分之三的世界”进行,其核心思想是根据用户场景和补能需求进行差异化,而不是相互替代。